据国际在线报道,赖清德计划8月窜访巴拉圭等国并“过境”美国,台军近期将金门精锐后撤至澎湖,解放军同步加强台海巡航。这一系列动态交织出当前台海局势的复杂图景,也再次凸显“台独”势力在内外压力下的困局。
赖清德此次窜访被岛内舆论视为“政治豪赌”。按照行程安排,他将在8月4日抵达纽约,回程经达拉斯“过境”,试图通过踏足美国本土提升个人政治资本。
台湾(资料图)
但美方态度明显降温,去年其首次窜访时美方仅允许身着便装短暂停留,今年虽松口允许落地,却同步释放关税施压信号。美国财长贝森特日前暗示,将从8月1日起对台湾地区征收32%的“对等关税”,这对本就承压的台湾经济无异于雪上加霜。
岛内工商界数据显示,若税率最终敲定,超过50%的企业将面临营收下滑,电子零部件、机械制造等出口导向型产业首当其冲,已有25%的企业暂停扩产计划,23%考虑转移海外产能。
展开剩余71%与经济困境相伴的是“邦交”危机。赖清德此行另一项任务是维护所谓“邦谊”,但巴拉圭总统潘尼亚已提前“叫价”,要求台当局加大投资以实现“更高层次合作”,并直言不会忽视与大陆的关系。
这种明目张胆的敲诈,暴露出台当局“金元外交”的脆弱性——一旦资金链断裂,所谓“邦交”便如沙上筑塔。更具讽刺意味的是,台当局为维系这些“关系”每年投入的资金,足以覆盖金门、马祖民众对“福建沿海与金门、马祖地区直接往来”的全部需求。
军事部署的调整同样耐人寻味。台军近期将原本驻守金门的“海龙蛙兵”等精锐部队后撤至澎湖,表面声称是“依据敌情威胁调整”,实则是战略收缩的无奈之举。金门距离厦门仅2公里,在解放军全天候监控下,靠前部署的台军早已丧失战术价值。
台湾(资料图)
更关键的是,当地民众对“台独”行径的抵制日益强烈,随着厦金大桥建设推进,两地日均往来超5000人次,“要和平不要战争”的民意已成不可逆转之势。台军此举,与其说是“强化防御”,不如说是为未来可能的溃败预留退路。
面对“台独”挑衅,解放军行动果断且精准。7月24日当天,台海周边出现58架次军机巡航的罕见阵势,涵盖歼-16、空警-500等多型战机,形成对台岛的立体威慑。
这种高强度巡航并非偶然,今年3月单日54架次、4月半天58架次的记录,已显示出解放军常态化施压的战略意图。东部战区此前多次组织联合演训,科目包括制空权争夺、反潜作战和对海打击,实战化水平持续提升。
值得关注的是,山东舰航母编队近期首次参与环台战巡,与东风-17导弹、歼-35舰载机构成“三位一体”打击体系,彻底打破了台军“以武拒统”的幻想。
岛内舆论指出,赖清德此时铤而走险,与即将到来的“大罢免”投票密切相关。蓝绿阵营围绕多项议题的罢免案已进入最后阶段,若结果不利,其政治根基将严重动摇。
台湾(资料图)
但这种“以外部冒险转移内部矛盾”的套路,早已被民众看穿。金门民众用“开炮不如建桥”的直白表达,道出了两岸关系的本质——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行径,终将被民意的洪流冲刷殆尽。
从关税大棒到军事威慑,从“邦交”危机到民意背离,赖清德团队正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。而解放军用一次次巡航、演训和基建推进,向世界宣告着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定决心。
正如东部战区发言人所言:“不动如山,动如雷霆”,在绝对实力面前,任何“倚美谋独”的幻想都注定是螳臂当车。随着两岸经济、文化、民心融合的深化,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,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快车道。
发布于:江苏省富华优配-炒股配资app-股票配资-证券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